春季是牛羊寄生虫病的高发期,科学驱虫是保障牛羊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关键。以下是春季驱虫的重点内容和注意事项:
	一、重点驱虫对象
	1.消化道线虫
	如捻转胃虫、钩虫、蛔虫等,春季幼虫大量孵化,易导致牛羊消瘦、腹泻甚至死亡。
	2.肝片吸虫
	潮湿季节易发,主要危害肝脏,表现为黄疸、水肿(下颌、胸腹部)。
	3.绦虫
	通过草场传播,虫体节片可见于粪便,影响营养吸收。
	4.体外寄生虫
	疥螨、蜱虫、虱子等,春季繁殖加快,导致皮肤瘙痒、脱毛、贫血。
	二、驱虫时机
	早春(3-4月):牛羊放牧前进行首次全面驱虫,阻断虫卵传播。
	转场前后:若从舍饲转为放牧,需提前驱虫,避免污染新草场。
	雨后潮湿天气:特别注意肝片吸虫的预防。
	三、药物选择与用法
	1.内服驱虫药
	阿苯达唑(广谱,对线虫、绦虫有效)。
	伊维菌素(口服或注射,对体内外寄生虫均有效,但对肝片吸虫无效)。
	氯氰碘柳胺钠(针对肝片吸虫、绦虫)。
	吡喹酮(主要用于绦虫)。
	*(注意轮换用药,避免耐药性)*
	2.体外驱虫
	药浴或喷淋(如敌百虫、双甲脒),或使用伊维菌素注射剂。
	3.给药方式
	群体驱虫需按体重计算剂量,个体治疗需灌服或注射。
	四、关键注意事项
	1.用药安全
	妊娠母畜慎用(如阿苯达唑可能致畸),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(如伊维菌素)。
	严格按说明书剂量使用,过量可能导致中毒。
	2.环境管理
	驱虫后3-5天内集中圈养,粪便发酵处理(杀灭虫卵),避免污染草场。
	定期清理圈舍,保持干燥,减少寄生虫滋生。
	3.效果观察
	驱虫后检查粪便,确认虫体是否排出。若效果不佳,需调整药物或方案。
	4.补充营养
	驱虫后牛羊体质较弱,可补充电解质、维生素,促进恢复。
	五、综合防控建议
	定期监测:每年至少2次粪便虫卵检查(春、秋各一次)。
	轮牧制度:避免连续使用同一草场,减少寄生虫传播。
	新引进牛羊:隔离并驱虫后再合群,防止带入新寄生虫。
通过系统驱虫和综合管理,可有效降低寄生虫病对牛羊的危害,提高春季养殖效益。
沧州海利饲料有限公司
联系电话:0317-6615989 15533765077 15533762686
地址:沧州市海兴县海安路南兴民街西
冀公网安备:13092402000134号 ICP:冀ICP备16013613号-3